段义爽助理研究员在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》杂志发表论文

发布者:王珺发布时间:2021-05-31浏览次数:1454

近日,环境与健康研究院段义爽助理研究员在环境领域期刊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》上发表了题为“Serum concentrations of per-/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and risk of type 2 diabetes: A case-control study”(DOI: 10.1016/j.scitotenv.2021.147476)的研究论文。

作为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学品,全(多)氟烷基化合物(PFASs)已经在人群样本中广泛检出。近年来,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调查了PFASs暴露与2型糖尿病(T2DM)患病风险的关联性,然而研究结果缺乏统一认识。一方面,可能与人群分类有关,一些流行病学研究通过研究人群自述的方法鉴别T2DM人群,此外大部分研究并没有排除糖尿病前期患者,这些都可能导致研究人群的误分类从而影响PFASs暴露与T2DM患病风险的关系。另一方面,PFASs在不同的浓度下可能与T2DM患病风险存在不同的剂量-效应关系,然而,相关的剂量-效应关系目前较少被报道。

本研究基于病例-对照研究,招募了252T2DM患者和252例对照人群,根据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对病例和对照进行准确分类,空腹血清用于PFASs的测定。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分析血清中PFASsT2DM患病风险的关系,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用于分析PFASs暴露与T2DM患病风险的剂量-效应关系。

研究结果表明,与第一个三分位数相比,血清中全氟己烷磺酸(PFHxS)和全氟庚烷羧酸(PFHpA)的浓度在第二个三分位数的人群表现出显著增加的T2DM患病风险,而处于第三个三分位数的PFHxSPFHpA浓度与T2DM患病风险没有表现出正相关性。类似地,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也显示PFHxSPFHpA暴露与T2DM患病风险呈现倒“U”型剂量-效应关系,预示着非单调的剂量-效应关系和低剂量效应。大部分调查的其他PFASsT2DM患病风险呈负相关(尤其是在高浓度水平下)。研究揭示了PFHxSPFHpA暴露与T2DM患病风险的非单调剂量-效应关系和低剂量效应,然而不同PFASs在不同暴露水平下与T2DM患病风险相关性差异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
该研究工作得到天津市“131”创新人才团队项目和教育部111项目(T2017002)的支持

论文链接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004896972102547X